智家核心 最懂你心
首页 家装 潮向 攻略 评测 晒物 爆料 新品 手机 科技 家居
焦点访谈:工地变课堂 技能培训忙
家核优居 2024-06-02 03:01:38 来源: 青瞳视角

🌜"假工资流水图"😕【——溦:155-7599-7328——】😏焦点访谈:工地变课堂 技能培训忙.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深入分析一些行业出现用工缺口的原因,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问题。农民工是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地都很重视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投入了不少专项资金。人社部还专门发文指出,面向广大农民工群体开展大规模、广覆盖、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那么,如何让农民工培训更有效,更精准?

  不久前,在贵州省榕江县中等职业学校,一场培训课的开班仪式刚刚开始,参加培训的学员从二十岁到三四十岁年龄不一,他们都是来自当地的农民工友。开课已经半小时了,还不断有迟到的学员进入教室。

  贵州铁路技师学院培训部部长李永宏:“如果我们真正开课以后,老师开始上课了,一会儿来一个人,对其他同学是不是有干扰。”

  老师如此强调上课纪律,是因为这次培训的主题就是提高铁路建设产业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素养,这些人之前并没有在铁路上干活的经历,老师希望他们在培训的一开始就绷紧安全这根弦。

  李永宏:“工地猛如虎,工地就是一只老虎,不知道啥时候吃人,会咬人,所以进入施工现场或进入实操现场,各位学员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

  近年来,外卖、快递等服务行业逐步兴起,吸引了不少求职的年轻人,而铁路建设这种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工作环境差的工作,对年轻人来说吸引力较弱。企业招工难和农民工就业难问题在部分地区还一定程度存在。

  针对铁路工程建设农民工队伍存在的老龄化、技能低、流动频繁等问题,作为行业监管部门,国家铁路局探索行业部门牵头、企地联动的工作机制,搭建地方和企业对接平台,提高农民工培训精准度,推动新时代铁路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

  国家铁路局成都铁路监管局人事处副处长张玉亭:“我们的针对性非常强,就是针对铁路建设行业的需求来开办。举办培训班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专业性,特别是提高产业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

  高要求的铁路建设,既要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又要保障一线工人的人身安全,守住安全底线的第一关就是严格的安全技能培训。从近年来铁路安全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来看,因没有培训或培训不到位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中铁国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健:“铁路项目是点多线长,好多分布在山区,分布在偏远地方,一线的安全操作水平直接决定了现场施工的安全水平。”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贵州跨省务工农村劳动力有600万人,务工收入占农村家庭总收入40%以上。如何对接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农民工的就业需求是农民工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这次培训确定了以铁路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工和钢筋工两个关键工种为授课内容,从农民工中招收有就业意愿和符合条件的学员参加培训,不仅有理论授课还有现场教学。这些学员们很多也在工地上干过,但像这样正规的培训他们还是第一次参加。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结束之后,这些学员将奔赴黄百铁路的工作岗位,这就为他们解决了最直接的问题。

  贵州榕江县副县长陈学敏:“以往,有些时候培训完以后并不能够直接对他们的就业有所帮助,针对之前的这些问题我们积极思考。现在是订单式培训,直接是有需求,有培训,直接解决就业问题。”

  不仅能直接对接工作岗位,他们还将持证上岗。此前,铁路系统缺乏行业统一的培训认证,证书分散,认证不通用,刚刚接受培训的农民工随时可能离开铁路建设行业,导致无效培训、重复培训,给企业增加了成本。在榕江这次培训后,工友们会取得相应的安全培训结业证明,有利于打造一批懂安全懂技术的铁路建设产业工人队伍。

  开设培训班对资金、场地、人员、时间都有专门的要求,对于庞大的铁路建设工人队伍来说,还不能满足铁路建设对安全规范、专业技能的迫切需求。因此除了开设专门的培训班,还需形式灵活的施工现场培训。

  国家铁路局与贵州省共同探索整合资源力量,通过定制班、订单班等方式,做好培训联动和资金政策的有效利用。行业部门负责培训后的上岗就业推荐,地方政府部门负责培训组织、经费保障,有关职业院校负责实施培训。让农民工技能培训更精确地对准企业需求,也是让培训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贵州省人社厅职业技能服务中心主任吴庆华:“从去年开始,要求各级人社部门在开展培训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先选好岗位,然后才能开展培训,就是所谓的都要围绕岗位需求来开展培训,提高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益。”

  用人单位需要更精准的就业技能培训以招到合适的员工并打造稳定的专业建设队伍。而在员工成长的道路上,持续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也必不可少。目前,国家已经将农民工纳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各地也在积极地探索各种培训模式。

  韦秀明来自广西来宾,2022年初从老家来到晋江入职一家服装企业。成为熟练工后,她每个月都会参加企业内部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通过培训,韦秀明成长为掌握多道休闲裤制作工序的能手。近日,韦秀明所在的企业开展了职业技能竞赛。在竞赛中,韦秀明取得了第一名,被直接认定为“缝纫高级工”,比正常程序至少提前了三年。

  韦秀明所在的企业是福建省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企业可以灵活运用考核鉴定、技能竞赛、业绩评审等多种方式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不限学历、侧重技能,进行破格认定。相比需要通过考试取证的职业资格认定方式,这样更容易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除了企业自身开展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福建省人社厅还努力推动院校和企业合作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在福州市一家企业新型学徒制中级培训班的上课现场,学员都是企业在岗的熟练工,通过学校和企业双师带徒,进一步提升员工的个人能力。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有别于企业自己开展的培训,它由企业和院校联合培养,通过课堂+车间的灵活组合,给予企业培训主体更多的自主性,根据企业和员工对岗位技能提升的需求,制定培训课程,培训也更为系统。

  福建第二技师学院副院长薛枫:“从专业系统上来讲,院校更侧重于理论和实操的系统性,课程的设定也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实时性的教学计划。”

  福州人社部门对开展学徒培训的企业,按中级工班每人每年5000元、高级工班每人每年6000元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产业工人的职业技能水平,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福州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工作人员杨晓伟:“企业新型学徒制在培训时,不是按照参训的人数来发补贴,是要通过一年到两年的培训过程,到最终培训期满,能够考到中级工、高级工等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前提下,按照合格的证书来对应发放补贴。”

  目前福建省已经开展多形式、广覆盖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覆盖了岗前培训、技能提升的全过程。

  福建省劳动就业服务局二级调研员陈钟捷:“一方面帮助农民工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拓宽职业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2024年计划培训农民工5万人次,预计发放培训补贴5000万元。”

  对农民工个人来说,技能是立身之本、就业之基。对国家而言,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抓手。在节目中我们看到,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可以有多种模式,而且很多还都是几方联手,地方政府、企业和院校密切合作,使得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培训,农民工职业技能和素质得到提升,更能适应现代化产业的要求和市场需求,提高了就业稳定性,拓展了就业渠道,有了技能傍身,天地更宽阔。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涿州暴雨

23500

打字

76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