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家核心 最懂你心
首页 家装 潮向 攻略 评测 晒物 爆料 新品 手机 科技 家居
LPR下调仍存空间,“着重提高报价质量”怎么做?
家核优居 2024-06-20 20:48:51 来源: 澎湃网

👊"房贷个人流水"🕓【——溦:155-7599-7328——】🍕LPR下调仍存空间,“着重提高报价质量”怎么做?.

  第一财经 作者:杜川

  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2024年6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版LPR报价:1年期品种报3.45%,上月为3.45%;5年期以上品种报3.95%,上月为3.95%。

  6月19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要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针对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问题,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第一财经表示,着眼于完善现有机制,接下来可以进一步扩容报价行数量,降低单个报价行对于LPR报价的影响力。同时强化责任追究。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后续LPR报价仍存在下调的可能。

  LPR报价短期无下调空间

  考虑到高基数、信贷需求、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等因素,商业银行短期下调LPR利率门槛不低。

  6月MLF操作利率不变,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当月LPR报价不会发生变化。6月17日,央行进行182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维持2.50%不变。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在内外部双重约束下,6月市场关于降息的预期落空,使得本月LPR报价调降的概率大幅降低。

  商业银行净息差仍在继续收窄,也让LPR报价短期无下调空间。

  2024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54%,较上年末下降15bp,同比下降20bp,创出历史新低。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47%、1.62%、1.45%、1.72%,分别较上年末下降15bp、14bp、12bp、18bp,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今年2月,5年期以上LPR单独大幅调降25bp,带动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叠加年初滚动重定价效应,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明显走低;年初以来存款竞争加剧,“手工补息”等高息揽储行为不利于核心存款的成本控制,造成净息差继续承压下行。

  温彬表示,息差下行造成的营收和利润缺口,会影响银行的资本补充能力、抗风险能力和持续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进一步调降LPR的空间也在大幅缩窄。

  5月企业贷款和居民贷款平均利率分别为3.71%和3.64%,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5和57个基点,较上年末分别下降4个和33个基点,较3月分别下降2个和5个基点。

  王青预计,二季度银行净息差还在低位下行。这意味着尽管近期银行各类资金成本下降,但从稳息差角度考虑,报价行缺乏下调报价加点的动力。

  在市场分析来看,当前部分贷款利率已经较低,LPR报价维持不变,也旨在防空转、提效率。

  温彬表示,部分金融机构的规模情结下,信贷投放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有效融资需求,进而推动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在此过程中,部分企业借助自身优势地位,用低成本贷款融到的钱买理财、存定期,或转贷给别的企业,主业不赚钱,金融反而成了主要盈利来源,这就容易形成空转和资金沉淀,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LPR延续“按兵不动”,可缓解贷款利率过快下行而引致的资金空转套利行为,提升资金运行效率。

  后续下调仍存可能

  当前,在稳息差、防风险、稳汇率,以及提升资金效率和保持利率在合意水平等考量下,政策利率持稳,LPR再度单独调降的概率降低。

  不过在市场分析来看,虽然短期内政策利率持稳,但存款降息等有望为后续LPR报价打开一定下行空间。

  温彬表示,为降低融资成本、维持银行净息差稳定,存款利率仍需要进一步下调,最快可能在年中至三季度落地,进而为后续LPR报价打开一定下行空间。此外,结合内外因素,政策性降息的实施条件也正逐步积累,窗口有望在三季度开启。

  王青表示,一季度体现综合物价水平的GDP平减指数同比为-1.1%,估计二季度降幅会有所收窄,但仍将处于负值区间,下半年还将处于低位运行状态。这意味着计入物价因素,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企业和居民实际贷款利率仍会处在偏高水平。除通过提振总需求引导物价水平温和回升外,下一步有必要通过下调LPR报价来引导名义贷款利率下行,缓解实际利率偏高对经济持续回升以及楼市实现软着陆的不利影响。

  在王青看来,未来引导LPR报价下调的方式有两个:一是下调MLF操作利率,直接引导LPR报价下调;二是MLF操作利率不动,通过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等方式,推动报价行压低LPR报价加点,单独下调LPR报价。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LPR利率仍有调降空间,但调降需要综合考虑银行净息差及实体经济复苏情况。 考虑到国内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商业银行净息差依然较大,存款市场结构变化,存款利率在经历快速下降后,调整空间有所收窄等,预计今年LPR利率即便调整,幅度料低于去年。

  两方面入手提高LPR报价质量

  LPR是金融机构对最优惠客户的贷款利率。

  理论上,金融机构可结合资金成本、风险水平等多种因素形成对最优惠客户的贷款利率,并基于一定公式形成LPR报价。可见,LPR报价本身并不必然需要挂钩或参考MLF利率。

  王青表示,LPR报价是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1年期MLF操作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其中,加点幅度主要考虑银行资金成本、信贷市场供求、信用风险溢价等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提到“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以及“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等的表述,使得市场对于后续LPR形成机制对MLF利率脱钩存在一定预期。

  王青判断,“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指的是一些报价行给出的LPR报价偏高,没有准确反映的因素可能主要是影响加点的“银行资金成本、信贷市场供求、信用风险溢价”等因素。这意味着在银行资金成本显著下行,信贷市场供求关系向需求方倾斜,以及银行信用风险偏好上升、信用风险溢价下行的阶段,报价行对其最优惠客户的贷款利率下调,而给出的LPR报价没有随之下调。

  王青认为,着眼于完善现有机制,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报价行数量扩容,降低单个报价行对于LPR报价的影响力,当前报价行数量从18个上调至20个;二是强化责任追究,对报价利率持续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异常报价,进行实时监督和事后跟踪调查,必要时可据此对报价行名单进行调整。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