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家核心 最懂你心
首页 家装 潮向 攻略 评测 晒物 爆料 新品 手机 科技 家居
港澳籍股东开办经营主体近4000家 港澳创业者缘何逐梦佛山
家核优居 2024-05-31 19:38:59 来源: 新京报

🐐"中国农业流水"👿【——溦:155-7599-7328——】❗️港澳籍股东开办经营主体近4000家 港澳创业者缘何逐梦佛山.

  港澳籍股东开办经营主体近4000家

  港澳创业者缘何逐梦佛山

  在佛山,一股面向港澳的揽才热潮正在兴起。

  就在一周前,佛山市委书记郑轲率代表团赴澳门考察交流,市卫生健康局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计划在技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5月初,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紫霄带队赴港开展招商引才和考察交流,向首批6名香港引才顾问颁发聘书……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城市之间人才、技术等创新创业资源的流通日益频密。在佛山抛出“绣球”的同时,越来越多港澳创业者也将佛山作为逐梦之地。

  “我算是最早一批在佛山创业的香港青年,现在一日之内往返佛山、香港两地已经成为常态。”7年前,叶兴华在佛山创办工合空间,致力成为大湾区的“超级联系人”。如今,以佛山为总部,他的“联系人”网络已经拓展至北京、天津等10多个城市。

  像叶兴华这样的港澳创业者并非个例。截至今年1月,佛山由港澳籍股东开办的经营主体数量近4000家。港澳创业者为何选择佛山?他们又在此上演了怎样的逐梦故事?

  南方日报记者 王芃琹  见习记者 吴碧霞

  立足佛山

  抢占市场新风口

  今年3月,一条“轨道交通可刷掌乘车”的新闻在重庆引起热议: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全线引入了掌静脉识别系统,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大规模应用掌静脉识别的轨道交通线路。下阶段,待该系统通过内测正式上线,乘客只需在检票闸口抬手“刷掌”即可顺利进站,乘车体验更高效、更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前沿的生物识别技术系统,是由佛山育脉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研发的。

  “掌静脉特征识别技术因其源于人体内生理特征,具有不易磨损、稳定、难以伪造的特点,相当于个人的静态二维码,可利用近红外光反射原理进行非接触式识别,其隐私性与安全特性要优于人脸识别。”育脉科技创始人兼首席营销官王天明介绍,用户只需悬空手掌即可完成身份验证,大大提升了通行效率与安全性。不仅如此,该系统的误识率达到了千万分之一,误拒率为十万分之一,准确度极高。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引领着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孕育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也成为创业新风口。2021年,看中静脉识别技术这一细分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95后”香港青年王天明在佛山创办了育脉科技,与公司初创团队一起着手研究适合推向市场的产品。

  如今,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越来越多港澳新生代创业者从中嗅到商机,依托大湾区丰富的资源与广阔的市场,抓住“风口”乘势而上。

  如果说,王天明看准了科学技术迭代的前沿趋势;那么,来自澳门的邓嘉欣则抓住了消费场景升级的旺盛需求。

  邓嘉欣是一名在佛山创业的澳门青年。2021年底,她在机缘巧合下接触到“直播带货”,也由此掀开了事业的新篇章。

  彼时,这一行业正处于上升期,有着巨大的用户流量涌入。看中这一风口,邓嘉欣与创业伙伴在佛山共同创办了抖来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要为个人及企业提供直播培训、短视频宣传及账号代运营服务。

  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邓嘉欣的公司发展很快步入轨道。“公司成立头两年,业绩每年都是翻倍增长。”她介绍,创业至今公司总营收已超过1000万元,培训学员超2000人,帮助商家引流转化的商品交易总额过亿元。

  去年,抖来米被精鹰传媒集团并购,其品牌、营销、渠道和管理等多方面资源矩阵得到进一步拓宽,也由此开辟了全新的业务板块与市场。

  人气上涨

  年接待超百个港澳考察团

  为什么选择佛山?这应该是每位港澳创业者经常被问的问题。

  在王天明看来,佛山优越的区域位置和较低的创业成本,是吸引他在此创业的重要原因。“佛山东倚广州、靠近港澳,借助轨道交通可快速通达大湾区内各个城市,到香港也仅需一个多小时。与广深相比,佛山的各项创业成本相对较低,更符合公司当下的发展需求。”接下来,他计划立足佛山,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

  而对邓嘉欣而言,佛山规模庞大的传统产业为她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我们一开始选择以家居建材类产品切入直播带货行业。家居建材行业的痛点是复购率低、客单价高且客户考虑周期长。而直播带货既可以解决企业获客渠道单一的问题,也能让消费者更高效地了解产品,对企业来说属于低成本、高回报。”不仅如此,彼时佛山从事家居建材类产品直播带货的人很少,属于小众赛道,这也让她快速站稳脚跟,赚得了“第一桶金”。

  不同的人,选择佛山的理由或许各不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城市之间交流日益深入,软硬件配套不断完善,包括佛山在内的大湾区城市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港澳创业者的目光。

  “就在上周,我就接待了两批来自香港的考察团。”作为一家创业孵化基地的运营者,叶兴华切身感受到佛山“人气”在快速上涨,“这两年来考察的人明显多了起来,一年接待100多个来自港澳的考察团,大部分是由高校和商协会组织,希望来了解佛山的创业环境与市场机遇。”

  2017年,《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当时,正在内地工作的叶兴华从中嗅到了商机。

  “我来内地工作后发现,很多港澳青年来内地,会面临各种问题,包括交通、子女就学、申请人才公寓、开公司的流程等,需要有经验的人为他们提供一些指引。”因此,叶兴华萌生了一个想法——打造一个专为港澳青年来大湾区创业提供资源对接服务的平台,“相当于做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

  很快,叶兴华的想法得到了佛山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工合空间于2018年正式运营。数年间,平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已服务超300个团队与企业,其中大部分来自香港。不仅如此,不少平台会员已在佛山成功落地,事业实现快速扩张。

  “我相信,随着港澳青年对佛山的了解不断深入,未来将有更多人来这里创新创业,追逐梦想。”叶兴华说。

  主动服务

  千方百计提供干事创业平台

  不同个体的创业故事,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发展浪潮。

  这些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平台争相涌现,基础设施通道迅速扩容,机制规则衔接进程提速,这里已然成为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的“沃土”。

  在此背景下,佛山也将对接港澳摆在了突出位置,多次围绕这一工作作出部署。仅去年,佛山便先后提出“要研究建立共建共享共赢机制,拓展‘香港科技创新+佛山制造’‘香港品牌设计+佛山制造’‘香港金融服务+佛山制造’等合作新空间”“要发挥双方互补优势,通过‘港澳研发+佛山转化’,推动一批科创成果在佛山落地转化,促进港澳人才向佛山流动”。

  今年以来,佛山更是出动出击,解锁了多个“第一次”:成立首个“佛山香港人才会客厅”,打造佛山招才引智的重要平台和两地科技创新资源对接的“桥头堡”;聘请首批香港引才顾问,推动香港人才与佛山产业精准融合。

  与此同时,佛山也着力在平台载体、政策扶持、金融配套等多个维度提供支持,千方百计为港澳青年提供干事创业平台。

  “抖来米公司成立后入驻了佛山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享受了场地租金全免、水电物管费全免、办公设备免费使用的优惠政策。”邓嘉欣说,公司在拿证审批、对接资源、员工社保、创业补贴等方面,都享受到了来自各级政府提供的服务。

  邓嘉欣口中的佛山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正是佛山围绕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打造的重要平台载体。该基地由主园区及南海、顺德两个分园区组成,成功入选了首批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截至今年1月,“一基地两园区”累计引进项目176个,带动就业人数660人,其中港澳项目98个,在孵项目年产值约1.08亿元。

  在扶持政策方面,佛山也拿出了十足诚意。其中,市一级出台了促进就业九条,对港澳青年就业创业进行全方位扶持,并对入驻港澳基地主园区的所有项目实行最长三年场地租金全免,水电物管费全免、办公设备免费使用的优惠。南海和顺德也出台了相关扶持办法,涵盖租金补贴,项目落户、生活扶持等方面,全方位扶持进驻基地的港澳青年。

  到“湾”里来,到佛山来。近日,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佛山再次发出“揽才令”:“我们将打造更多一流的平台和更好的人才生态,让人才在佛山优渥的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更好地施展才华、成就梦想。”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