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家核心 最懂你心
首页 家装 潮向 攻略 评测 晒物 爆料 新品 手机 科技 家居
多所高校放宽转专业限制:政策灵活度更高、可选择次数更多
家核优居 2024-06-10 23:34:04 来源: 驱动之家

🈸"个人流水账单怎么打"🐕【——溦:155-7599-7328——】👌多所高校放宽转专业限制:政策灵活度更高、可选择次数更多.

  央广网北京6月9日消息(总台记者周益帆 王殿甲)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2024年全国高考陆续落下帷幕,过段时间,考生们将进入成绩查询及志愿填报阶段。为了做好高考考生志愿填报指导工作,全国多所高等院校近日召开了2024年本科招生政策发布会。值得关注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均对本科阶段“转专业”的政策进行了介绍。

  记者梳理发现,和以往的政策相比,如今,各大高校有关“转专业”方面的政策灵活度更高、可选择的次数更多,可以更充分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自由转专业”的背后体现了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哪些变化?

  6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召开2024年本科招生新闻发布会。上海交大招生办公室主任武超在发布会上说:“原来大家可能更关注优秀学生,但我们每位学生都是值得关注的对象。”在接受总台中国之声采访时,武超表示,从2024年上半年开始实行的更为灵活的转专业政策,是学校关注、尊重每位学生学术旨趣的重要举措。

  武超介绍说:“提出转专业的申请,是面向我们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的所有学生。除了约定批次以外,比如强基计划、保送生录取或者艺术类批次录取的专项的一些同学(以外),其他的全部是放开的,都可以参加到转专业的申请过程中。”

  转专业政策早已有之,相比于以往的条件,武超认为,最重要的变化是更加开放。简单来说,学生在转出端不受限制:所有学生每次可选择两个志愿,不限制学积分排名,不限制挂科门数,且校本部和医学院可以互转。

  武超解释:“以往学校会对转出学生的学积分有一些限制,包括对于不及格的门次会做一些限制,就导致有一些不符合转专业要求的同学无法转出。但现在,是全校放开,本部和医学院也是放开,给同学们一个更加开放和灵活的转出机会。转出是‘零门槛’,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希望一些同学能够选择自己更心仪的专业。本质上来说,希望对于拔尖的同学是锦上添花,对于相对排名比较靠后的同学也是雪中送炭,能够兼顾到不同学生的发展前景或者潜力。”

  特别是对一些确实难以适应高考录取专业导致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来说,“零门槛”的转专业政策提供了更多可能。

  除上海交通大学,全国还有多所高校宣布了类似更加灵活的本科转专业政策。在武汉大学2024年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新闻发布会上,该校本科生院院长吴丹介绍,武汉大学对原有转专业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

  “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找到与自身能力和兴趣相匹配的专业方向。明确了学院内转专业无限制、同一学部内尽量满足、不同学部间适度满足的原则,对原有转专业办法进行修订完善。学校明确,院内专业自由选,时间延长到大三下学期结束前,转出学院不受限制,学校也不控制申请转出人数,确保学生在学部内转学院时能够尽可能满足。”吴丹说。

  作为全国转专业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每年都有约1000人成功转专业。以2023年的招生介绍来说,该校在学生入校后有四次选择专业的机会:第一学期开学,学生可以自由申请参加各类实验班选拔;第一学期末,学生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第四学期末,学生可申请在学科大类内转专业;到了大三年级,学生可第四次自主选择专业方向。此外,2023年5月,吉林大学宣布放开转专业限制,每人有12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已实行“零门槛100%自由转换专业”政策。

  浙江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学院分中心执行主任阙明坤说,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的原则,各校在本科生转专业方面改革,正体现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变化。

  阙明坤介绍,第一,由以教师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我们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选择权。第二,由以前的工业化、统一化的培养转向个性化、智能化的培养,保证了教育的多样性、丰富性、差异化。第三,由重视需求侧改革转向供给侧改革,让学生自由选专业之后,有利于与国家和地方的战略需求对接不紧密的专业进行改革,重塑它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优化它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

  当然,在各高校围绕着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而展开的转专业改革中,也有对公平、合理选拔人才的担忧,目前我国高校各专业的录取一般根据高考成绩的高低来划定,如何避免冷门专业涌入热门专业、如何平衡师资与教学的正常秩序?

  武超说,尽管转出是“零门槛”,但转入专业会对人数及考核进行把控。他表示:“转出端是零门槛,但是转入,每年每个学科会有接收上限。如果(申请的人数)达到上限,会有一定的考核,在综合面试的过程中,老师们会结合学生的学术旨趣和综合素质来进行科学评估,看适不适合转入,这种考核是建立在绝对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至少从今年试行来看,即便是转出最多的学院,还是会有同学比较笃定地想在原来的这个学科学习。”

  阙明坤认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为学生提供自由转专业的机会,在给予学生更大自由度的同时,学校要做好对专业认知的指导,满足通才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双重需求。

  阙明坤说,特别还要加强“转”的指导。“因为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短时间内对不同专业的认知非常薄弱,所以要完善配套政策。第二,要重视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第三,要做好统筹谋划,动态调整专业布局和培养方案,避免不同专业的水平悬殊。以此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丰富课程资源,提供多样化、模块化、个性化的课程菜单,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和个性发展的需求。”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